第371章 时空法则模型(第1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次日,小普的神识再度被伏羲氏的天道之力召唤,现自己置身于一座由青铜日晷与洛书九宫构成的立体时空模型。
日晷的晷针投射出二十四节气的光影,洛书九宫格内的数字随爻变规律闪烁。伏羲氏立于模型中央,手中的蓍草化作十二根青铜指针,分别指向子、丑、寅、卯等十二地支方位。
"时空者,易之体也。"
伏羲轻点日晷,晷针的投影突然分裂为昼夜两条光影,
"易之道,在时空交织中显化。"
他挥手间,日晷的光影投射在洛书九宫上,形成"冬至一阳生"的卦象变化:
"子月对应复卦,一阳爻生于五阴之下,象征阳气初萌;午月对应姤卦,一阴爻生于五阳之下,象征阴气始长。"
小普凝视着时空模型的运转,现每个节气对应的卦象都确确实实暗含阴阳消长的规律。
当晷针指向春分点时,洛书九宫浮现出雷地豫卦:"春分时节,雷行地上,万物豫乐。"
豫卦的卦象中,震雷在上,坤地在下,象征阳气破土而出。
伏羲轻点豫卦的六二爻,爻辞"介于石,不终日"突然化作一块青铜碑,
"此爻警示在安乐中需保持清醒,如磐石般坚守中正。"
"请指教卦时有何注意之处?"
伏羲演示了"卦时"的奥秘:
"每一卦对应特定的时间维度,如乾卦对应秋冬之交,坤卦对应夏秋之交。"
他将乾卦的青铜指针插入日晷,晷针的投影立刻显现出"天行健"的星象轨迹,
"乾卦六爻从初九到上九,对应从立冬到冬至的六个节气,象征阳气从潜藏到极盛再到衰微的过程。"
当小普尝试推演坤卦时,伏羲突然按住他的手:
"卦时需结合方位。"
他指向洛书九宫的西南方位,
"坤卦对应西南方位,若此时推演坤卦,六二爻直方大需结合西南方位的土性力量。"
洛书九宫的西南宫位突然升起黄土,与坤卦的卦象形成共振。
小普恍然大悟,每个卦象的时空对应都蕴含着深刻的数理规律。
例如,震卦对应东方、春季,其卦数为四,与洛书东方的"三八为朋"相合;兑卦对应西方、秋季,其卦数为二,与洛书西方的"四九为友"相应。
这种数理对应让他想起灵山藏经阁的《周髀算经》——数字不仅是计量工具,更是宇宙规律的载体。
"时空的统一性,体现在卦象的动态转化中。"
伏羲翻开《归藏易》,时空模型中浮现出对应的卦时解析,
"泰卦对应正月,天地交泰;否卦对应七月,天地不交。"
他轻点泰卦的九三爻,爻辞"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"突然化作一条波浪线,
"此爻揭示时空的循环性,正如月圆则缺,潮起潮落。"
"多谢前辈点化!"
小普尝试用时空观念分析自身修行。他现,自己在参悟易经时的状态,正对应着渐卦的"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"——
循序渐进,每一步都与时空节奏相合。而偶尔的困惑,则如蹇卦的"往蹇来誉",虽遇险阻,但坚持下去终能突破时空限制。
"敢问既济卦如何变化?"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nt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