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破产后,祖宗逼我种地开荒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9章 扩大种植面积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事情果如陈兴凡所料,生产二组、三组、四组三个坡地承包工作非常顺利。
    各个组的村民一听到消息,无需任何动员,纷纷表示支持,仅用5天就办理了完了前期手续。
    6月28日,陈渝分别与三个生产组签订了承包合同。
    至此,陈渝承包的土地达到了700亩。
    至于你问既然陈渝承包后能挣钱,为什么他们不自己种来卖?那是因为自己种植费力费神不说,产量和品质比陈渝种植的低太多了。
    当地农民以前也种过折耳根,以前卫村这种贫瘠的土地,亩产折耳根3000斤已是上限,并且品相、品质都比较差,收购价格最高3元斤。
    啥?你说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?
    可以呀,每天凌晨四、五点就要起来清洗,到镇蔬菜市场占摊位,运气再好,辛苦一天卖个100斤顶翻天了。
    运气不好,每天卖不到50斤。
    一家人基本上有2亩地,6000斤折耳根够你卖3个月、甚至4个月!
    乡下蔬菜上,市场零售价每斤5元,2亩折耳根收入3万元,
    那成本是多少呢?
    自己的劳动力不算钱的情况下,每亩种子、化肥成本至少1100元。
    2亩地就算你元的利润。
    那么把地租给陈渝,帮陈渝做工,一年都挣多少工钱呢?
    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人们早就通过各种途径,知道陈家湾的人帮陈渝种地,只半年的时间,每个劳动力挣的工钱至少有00块,一家两个劳动力就是18万。
    就算下半年需要的人工少一点,每个人再怎么着也能挣个5000元,一家两口人全年就可以挣28万元。
    这与自己辛苦一年种的利润相当!
    既然如此,又何苦每天风餐露宿地自己种呢?
    合同签订的第二天,陈渝如同前辙,动二、三、四组的村民对土地先深耕了一遍,撒下农家肥以备用。
    深耕完后,陈渝利用系统,将新承包的510亩土地全部改造到了一级,结余了点灵力。
    一家人商量后,决定了下半年的种植作物——茄子。接下来,买种子、买化肥、育苗、移栽、施肥、人工安排等一系列的事情,工作量非常巨大。
    有些事情,虽然陈兴林也能搭把手,但毕竟年纪大了,陈渝也不忍心累着他。
    一个好汉三个帮,展到了一定规模,单靠自己一家人来管理这些事情,已经不行了。
    需要培养管理人才,来帮自己干活了。
    俗话说: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。陈渝没有亲兄弟,但堂兄弟也是兄弟。
    于是,与二叔商量后,决定把陈兴凡的二儿子陈于海叫回来帮忙。反正他在工厂打螺丝也没啥前途,还不如回来帮自家大哥干活。
    陈于海高中毕业,今年才22岁,在电子厂打工3年,用陈兴凡的话来说:屁钱没挣着。
    听说自家大哥忙不过来,屁颠屁颠的就跑回来了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nt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