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六零:日穿十分钟,摆烂成首富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01章 捐款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捐图书馆,李向东没意见,不过华国现在这个物价水平,建一处大学的图书馆,几千平的那种,大约花费也就o万;
    ooo万,够给全国大学都捐的了;
    不过这种招风的事,还是留给别人干吧,他们只要给京市几家捐赠就够了;
    谢诗玉听到几百万就能把事情搞定,轻轻的叹了一口气;
    还要再想一个捐赠的办法了,钱都花出去,才能安心;
    李向东放下报纸,媳妇都表现这么明显了,他要是还无动于衷,多不利于和谐:
    “真想捐出去?我倒是有个好办法;
    你觉得成立一个基金会怎么样?
    专门给那些科学研究提供资金帮助”
    自从开放了,国外的信息一下子涌入进来,很多人的思想、认知受到了冲击;
    差距太大,一下子击溃了原本的坚持,向着另外一个极端滑去;
    外国的月亮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,很多科研人员,出去了,就不愿意再回来;
    李向东之前也是跟着考察团出去过,当然有很多在那里上学、工作的华国人,特意举办酒会,欢迎他们;
    李向东也曾经邀请他们回国:
    “你这个研方向,就算回国内,也是香饽饽,不如回去展”
    当时的那位教授在电话里,深沉的叹了一口气:
    “我心里也想回,可我四十岁了,不止有理想,还有父母妻子儿女,他们的生活,是要真金白银支撑的;
    而且研究也同样需要经费、需要设备,这些在国内还是太难了”
    教授的语气里全都是无奈,李向东也没有再劝;
    那位教授同样爱国,当初考察团在漂亮,他可是冒险,给考察团联系了好几次购买高精仪器的渠道,甚至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不少试剂和周刊;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    可他们不能非要跟人性去对抗,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,成年人的生活总要背负很多;
    李向东想成立基金户的目的,就是想解决这部分的问题;
    无论这些科研人员是哪个领域的,只要他们在国内,项目经过评估,基金会就可以给这些人提供资金上的支持;
    科研人员需要的设备,需要生活方面的保障,甚至相应一些支持,基金会都可以提供!
    科技创新引领展,这话听着俗气,可经历过的人就知道了,往后世界的每一场巨变、跨越式的前进,靠的都是科技;
    “华国现在贫穷落后,可这个基金会能在华国科技展路上创造一丝可能性,咱们这是在传播火种,这比其他捐赠都更有意义;”
    李向东巴拉巴拉给谢诗玉洗脑,享受媳妇对自己的崇拜;
    一应手续有专人办理,大华科技展基金会正式成立,总部就设立在京市;
    基金会嘛,逼格一定得高,得告诉那些科研团队,咱有钱,你随便申请;
    李向东特意在京市最近十分火热的办公大楼,租了办公室;
    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楼风水有问题,基金会都成立一段时间了,竟然一个项目都没遇到!
    基金会的林经理,是谢诗玉从原来公司挑选的,几个办事员,则是在京市招的;
    大学生就不要指望了,李向西那一拨刚恢复高考就考上的,还得一年能毕业呢;
    李向东只要退而求其次,在回城的那些知青里面选;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nt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